当我们谈论“孤独”

《孤独六讲》观感及个人思考。

同时充当一份阅读推荐。


这本书读得尤其慢,反而不是读得多么细,而是中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搁置,有时候闲下来却没能集中精力继续往下读。从第一次翻开书到现在可能已经半年有余,这本书也因为被挪来移去而被磨得发旧起毛。

我读书不在书上做记号,一本书看完往往还跟新的一样,所以书被磨旧反而相当例外。不过,在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,我就觉得无论是封皮还是内页的设计,都属于粗糙的大方那一品。靛青色颜料作出的色块也并不均,还增添有“蹭上去”一般的色点,可以说,这本书的外观简直就是特意为了“变旧”而设计的,仿佛这本书确实旧了,才更有韵味。


六讲,不用说书是分为六个部分的,缘于这是一本思想精度颇高的书,也就少说些废话。对我个人而言,具有比较强启发性的在最后两讲,涉及了一些以前没有过或鲜有的思考角度。作者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留学经历的,因此在书中很多思想都通过中西杂糅的方式来表述,对此我的最大感想是:


吃了一票电影推荐。


……书中被用于举例子的经典电影非常多,举一个大部分人都应该知道的是《等待戈多》(这在现在很多素质教育阶段课本上都有出现过,没记错的话),对举出这个例子,蒋勋补充写道:


“等着等着,到戏剧结束都没有等到。生命就在荒芜之中度过,神不会来,救世主不会来,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没有来。我们当时看了,都感动得不得了。”


要说书中大部分笔触多么多么犀利,反而不觉得,蒋勋在很多问题上的分析虽然一语命中要害,却不至于要到上刀子削的地步,并且在观点陈述上也并无批判倾向,他更像是说服——蒋勋应该是个抱有“有”的观点的人的,问题之下还有问题,大的问题可以化为无数小的问题,小的问题下面是更小的问题,无穷无尽,人可以一直追随下去。只是作为一名青(少)年读者,和作者除了年龄和社会层次(这两个几乎已经接近全部差别了)以外最大的区别,我是个虚无论者。

随手再翻一翻书,读的过程中没有太在意的是,实际上蒋勋在这本书里提出了大面积关于“性”和“暴力”的讨论。我才识浅薄,讲到这两点第一反应是弗洛伊德,但是蒋勋提出的“暴力本质”又不尽相同,这里的本质指的是你无法否认自己会在某些方面向往暴力、欣赏暴力。然而在现代社会里,暴力是不“好”的,人怎么能赞成暴力呢?这其实没有解决办法也不会有。很多话题无法被公开地放到台面上讨论。

书的前半部分格调偏沉,话题稍显沉重一些,读的时候大部分感觉也就是换了一个人的角度看待相同问题。蒋勋先生大概比我积极得多,很多我感到惋惜或者别的的现象,他是以一个更加平和、安稳的方式在叙述,不乏有讽刺手法,也有甚至可以说是“过度解读”的东西,但大基调是不变的,传达出的是很强烈对事物的思辨性,自己的假设、钻研、理解。比如说他有在书中提到自己研究,“为什么现在这些明星就出名了呢”,而去尝试理解学生的思维。整体读下来,作者给人的感觉很“年轻”,思想丝毫不落后现在的“年轻人群体”。

到接近结尾时曾设想如果能和蒋勋先生对话我会问些什么,这种设想在我尝试更深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时经常会作。只是想了想,其实也并无什么可问,更何况我显然并不了解作者会有怎样的思维模式。人写作某种意义上就已经在传达观点了,读者对观点进行思考,那也是他自己的东西。

在读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我一直感到很奇怪,就像大部分人会觉得孤独是痛苦的,很多事情难免会令人感到苦楚。但从蒋勋的文字里很少读得到这样的东西,如果硬要比喻这样的文字,尤其是在书的后半段,有些像酿得很薄的米酿,有一点点甜味,那种甜味更像米饭咀嚼后被唾液分解人尝到的一丁点葡萄糖。

他真的没有为这些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过,痛苦过吗?

读完过后重看了外封上的作者简介和自序内容,蒋勋是个演讲家,他作六场孤独演讲的时间是二〇〇二年,那时他已五十五岁,《孤独六讲》简体版第一版的时间是二〇〇九年,我这样谈论一名老先生的年龄可能不太敬重,这是知天命的后半段了。

也就是说,这在书中本也已说过的(通过写自己翻读早年的日记),他也经历过躁动的、反复不定的青春时期,也必然有过每个青春少年有过的思维和想法。其实这些都是他经历以后能说出的话,有时间沉积,他就把自己认为合理的部分萃取出来了。

而对比这本书中讲到,他到他这个年龄对“孤独”的许多思考,和这个年龄的我自己理解的很多问题。我已经不再为我会感到痛苦而感到奇怪了。

不过,我仍然不会放弃思考。


今天看完,刷完观感(私物更多)踏踏实实睡觉。…

评论 ( 1 )
热度 ( 24 )

© 桦乌 | Powered by LOFTER